制造业要走向智能工厂、智能制造

来源:未知    日期:2018/07/10    浏览量:


        无论是德国工业4.0,美国工业互联网,或者中国制造2025,“互联网+”也好,最后的指向就是制造业要走向智能工厂、智能制造。工业4.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,一是“智能工厂”,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,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;二是“智能生产”,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、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。工业4.0全方位集成了价值链企业间的横向集成,企业内部网络化制造系统纵向集成,产品生命周期和权价值网络端到端集成,最后落脚点都在智能工厂与智能制造。

  从传统工业机器人到智能机器人,已经成为实现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的主要方式。据IHS统计,2015年智能机器人的需求量是6.5万台,同比增长24%;GGII预计,2016年SCARA、100公斤以内多关节机器人、AGV等需求量将保持25%以上增速,100公斤以上过关节机器人增速在10%以内。

  传统工业机器人只能在结构化环境下作为自动化设备或机器,完成程序的规定动作,而智能机器人能在非结构化环境中使用,并拥有感知能力、认知判断、执行能力等特性,当机器人不仅仅能够按照既定程序去执行,而且能与人、材料、其他设备产生交互,才能叫做智能机器人。目前的智能工厂需要自动化和传统的工业机器人,但将来需要更多的智能机器人。从最初的KISMET到近几年出现的JIBO、PEPPER、BUDDY,智能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已经实现了大幅度提升。

  智能机器人通过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协作则具有增加网络功能,智能监控维护功能,主轴监控功能;机床与3D打印做成一体化设备,实现增材与减材制造的优势互补,生产系统的整合,与机器人连接,组成融合系统,是产线更加柔性化,借助无线网络、机床和最终用户连接,得到最终用户的反馈和使用信息,远程故障诊断,对机床的运行情况进行全天候的实时自动监控,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支持,使机器人成为智能终端和智能节点,机器人可以上传或者下载知识和经验(地图信息或者抓取物品的经验),机器人互相学习;通过人机协作,发挥机器人和人各自的优势,具有编程方便,设置快速,减少停产时间,灵活部署(移动性、轻便、占地少、地板、墙、天花板),人机协同和安全,整体投资回报快等优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