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

来源:未知    日期:2018/02/05    浏览量:


        我国智能传感器的市场近几年一直持续增长,增长速度超过20%,智能传感器应用四大领域为工业及汽车电子产品、通信电子产品、消费电子产品专用设备。

        除此以外,我国智能传感器在其他领域也有新的应用,如工业控制领域、在环境保护领域、在设施农业中、在多媒体图像领域、其它有关智能传感器的应用。回顾中国传感器行业,虽然发展迅速,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。如在产品技术上产业基础薄弱、科技与生产脱节、产品技术水平偏低、产品种类欠缺、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弱。

        但另一方面国家不断制定有利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,全年整机系统市场的快速发展,新兴技术的不断推动也都成为传感网发展的利好因素。

        1、核心技术和基础能力缺乏,创新能力弱。智能传感器在高精度、高敏感度分析、成分分析和特殊应用的高端方面差距巨大,中高档智能传感器产品几乎100%从国外进口,90%芯片依赖国外,国内缺乏对新原理、新器件和新材料智能传感器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 2、共性关键技术尚未真正突破。设计技术、封装技术、装备技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。国内尚无一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传感器设计软件,国产传感器可靠性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-2个数量级,智能传感器封装尚未形成系列、标准和统一接口。传感器工艺装备研发与生产被国外垄断。

        3、产业结构不合理,品种、规格、系列不全,技术指标不高。国内传感器产品往往形不成系列,产品在测量精度、温度特性、响应时间、稳定性、可靠性等指标与国外也有相当大的差距。四是企业能力弱,从目前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指数来看,外资企业仍占据较大的优势。